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主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指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胡锦涛同志的讲话,说明我们党对腐败的认识是清醒的,反对腐败的态度是坚决的,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增强了信心。反对腐败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只有消灭腐败,社会秩序才会平稳和谐,人民群众才能得到真正的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也充分说明了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我们党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践行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胡锦涛同志的讲话高屋建瓴,对坚持和实现反腐败工作科学化提出了实际要求。科学有效地反对腐败,这是反腐败工作应该树立和坚持的一个重要理念。反腐败工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讲求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科学性要求着眼长远,形成长效机制。有效性要求讲究效益,既重视治标,也重视治本,切实解决现实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确立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作出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反腐败工作要讲科学性和有效性,既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反腐败工作内在规律的要求。反腐败工作要讲科学性和有效性,首先要科学制定反腐败法律体系,要广泛宣传反腐败法律政策,使其深入人心,让人们知法守法。其次要大力改革反腐败机制体制,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第三要积极开展腐败防控工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是我国反腐倡廉的基本方针。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就能明确重点监督对象,强化对关键环节和关键岗位的监督,使干部不敢贪,不想贪,不能贪,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作为高校党员教师,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反腐倡廉论述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第一、要努力学习并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并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第二、要努力培养自律的自觉性,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要加强自身廉洁自律,教人先正己,要胸怀坦荡、言语行为规范、言行一致、甘于奉献。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财。第三、教师要公正从教。所谓公正从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教师道德和教师法规对教师的重要要求,它体现的是教育的公平性、公正性。第四、要乐教勤业,为人师表,时刻保持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廉洁从教的作风,要在弘扬教书育人的工作作风上做表率,在师生中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我们是人民的教师”,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我们才能以谦恭之心看待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才能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