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高校的中心工作是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研究新成果的同时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准;在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能力建设。学校的教学科研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服务保障,离不开适应和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
高校针对教育科研工作的保障模式和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其焦点始终没有脱离设立怎样的模式、建立怎样的机制以及建设科学的内涵等核心问题。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在高校发展的要求上,不断给我们提出的新的课题、新的标准。要实现我校的不断发展,永远立于国内高校的重要集团军内,高校的后勤保障系统就需要不断创新、进行有效的改革,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求。
一、机制和运行模式的不断完善,是事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科学发展对“中国式改革”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引领我们对工作的发展和需求进行更新、更深的思考。如何根据事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挣脱传统模式和体制的束缚,实现科学有效的服务保障体系是我们现阶段工作的首要内容。
1、改革是趋势,是必然。改革推动发展,发展促进改革。二者有机互动,交汇成新时期最强劲的时代主旋律。
我校前一阶段已在全校范围内,根据工作职能对部门进行了条块的重新组合,将具有后勤服务保障职能的部门整合为后勤服务保障系统。在全系统内又将“窗口”性质明显的、可操作的、直接面对师生的事务集中起来,设立“服务大厅”。集中、定点办理各种日常事务。经过一年的运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大有逐步扩展的空间和需求。
如何来扩展空间和满足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涉及到原有高校内部管理模式和体制的变革。以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服务为例,从学生报到入学到派遣离校,许多具体工作内容以逐步发生变化,以前所设立的机构和部门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如学生在校食宿消费使用了校园一卡通管理;学生毕业派遣由集中、定时派遣变为规定期限内随时办理派遣。还有会务中心、接待中心的成立等等… 这些变化,要求我们要去建立新的管理方法和与此相适应的模式。
在后勤保障系统内,“服务大厅”的建立,为师生办理系统范围内的各种手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场所。虽然还存在完善和扩展等问题,但是在现有系统内,问题会得到很快解决,内容会得到不断充实,条件会得到逐步改善。可是在涉及跨系统事务的办理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诸多的不便。比如,以前的传统做法是在学生进校和离校的规定日期内相关部门临时集中办理各种手续,以减少各部门间跑动的繁琐。但随着学生在校期间各部门对学生服务内容的变化,日常化,常规化的内容有所增加。也需要建立相适应的服务保障机制。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便捷、有效、合理的服务保障大环境。
2、以发展意念和全局的视角挣脱束缚,突破各自为政的状况,方便通畅各条线间交叉点的链接。机制建设是高校后勤保障的核心。
学校的周期性的服务保障工作,根据服务对象或服务时段要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要打破临时性的格局,要减少和消除原有职能部门间的流转环节。要把服务保障的工作做为唯一的、整体性的工作。
3、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很多机会可谓千载难逢,而且稍纵即逝。往往谁先抢占先机,谁就是赢家。勇敢正是我们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如果这点都做不到,更不用说成功了。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先进和高效的综合保障体系。而直接面对师生的常规事务办理的便利高效,是学校综合能力和生命力的最直观的表现。
21世纪的竞争焦点是速度!而速度竞争的核心是快速反应!总之,无论做什么事情,行动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有许多条件不足,不是等待,而是行动,问题在发展中解决。 过去奉行“想好了再干”,而今天要做到“边干边想”、“边做边改”。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先行动再改进!行动比完美更重要。因为0.1>0,一个不理想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我们必须坚信:只要踏踏实实践行科学发展观,难题必将逐一破解。为实现学校和系统的目标,改革必须永不停滞。
二、创新与内涵建设的不可分离,才能保持改革成效和生命力
需求萌发着变革和创新,内涵建设保障目标的完满实现。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制度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基础,机制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管理建设是内涵建设的保障。
1、内涵建设促进事业发展 事业发展必需搞好内涵建设
制度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基础。面对新的管理状况和新的管理手段,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以保证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根据新的管理模式建立科学有效的各项制度是我们当前的主要工作。
2、要实现高效的管理目标,核心工作必须搞好内涵建设
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手段,使我们变革重组了原有的部门和机构。这就需要我们制定和完善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手段,变革管理方法和措施。周密清晰的明确管理职责、职能。针对全系统和全校性的工作,在职责的规定上要消除职责的模糊界限,要做到全覆盖,无死角。特别是全局性的服务保障和治安消防等工作,一定要制订严密有效的运行机制。
3、要保障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制度管理取代人为的管理
延续、稳定发展,避免短期行为,避免因负责人员变更而出现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缺失。杜绝各项工作的制度再从原点重新摸索。部门领导的任期制,必须有延续的、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避免短期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各部门工作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后勤保障系统经过部分体制改革调整后进入了重要的内涵发展阶段。要建立和完善各部门的职责内容及管理制度。各部门间,要建立的简便可行的工作机制,通畅各工作焦点间和运行环节。随工作的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改进工作。使我们的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现实的要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程度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及管理水平逐渐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高校后勤管理方式的变革及管理理念的革新已成为推动高校发展的突破口之一。不断深化和改革高校后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及管理方法,不断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在已有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快高校后勤改革的步伐,使高校后勤保障系统更好地为整个高校的科研、教学、学生学习等提供一流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