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学习平台

通知公告>>更多


精华推荐>>更多


-> 当前位置: 笃学首页 >> 学员天地 >> 正文

吴宝锁: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略(2012年12月24日)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我们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的中心地位,建立基于研究的教学与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一年级起即参与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体验,建立跨学科学习制,使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严谨的学术精神和国际化视野显著增强,营造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参加有创造性的项目研究,建立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型大学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结构,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着力构建开放性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得以全面发展,全面追求“卓越”,造就一批社会精英。为实现以上目标,拟采取以下路径:

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开放自由教育理念。

研究型大学旨在培养一大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型、创新型、领袖型的高层次人才,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应树立开放自由的教育理念。倡导学术自由,营造学术自由的氛围,塑造学术自由的精神。坚持科研育人,以科研促进教学,把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课堂内外。以学生为中心,把教育教学主体的地位与权利还给学生,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创设全面育人环境,营造开放自由的育人氛围,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十分重视学生实践创新,吸纳本科生早进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体育和教育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养成完整的人格和培养优秀的社会品质。

二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研究性探究式教学。

实施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构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调整课程结构,按照“重视自然科学、加强人文科学、强调专业教学和强化实践教学”的思路,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结构,建立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尽早参与科学研究的教学新体系。建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传统的大班授课形式,鼓励由教学效果优秀的资深教师组织大班授课,由若干青年教师组成团队,组织小班辅导、小班研讨、小组合作学习、网上辅导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师生互动。扩大“卓越课程”式的小班授课,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个别教学,突出因材施教。加强网络交流学习平台建设,推行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网络教学组织形式。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大力推广启发式、讨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营造开放性、协作性、自主性学习氛围。推动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鼓励教师减少课堂讲授内容,精讲重点难点,给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三要建设一批名师名课,打造系列本科教学品牌。

大力推进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建设,打造以“名师、名课”为主要代表的教学品牌。一是开设新生研讨课(Seminar课程),新生入学第一年,即由名教授开设研讨课,采取研讨式教学法,使低年级学生尽早了解学科前沿,尽早学会科研方法。二是建设一批精品公开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通识教育课。重点抓好各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瞄准国际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专业核心课,追求课程的全面卓越,以建设一批名专业。同时抓好一批通识教育课的建设,打造学校的特色教育品牌。三是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交流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要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研究型大学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普通高校教师必备的素质之外,还必须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优良的道德素质,宽厚的学科知识、学术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强烈的创新意识等。为此,要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授课方式转变,改变传统“填鸭式”授课方法,开展研究型教学方法。所有教师均须参与高水平科研,并把科研内容及时引入教学。倡导灵活自由的教学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学帮扶机制,能及时对需要帮助的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加强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拓宽国际视野。

五要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实施教学弹性柔性管理。

推进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实施弹性教学计划,个性修读方案。完善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基本管理制度。转变教学评价方式。建立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学生管理制度。设立教学型教授、副教授岗。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充分发挥知名教授在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上一条:吴小鸣: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抵制职务犯罪(2012年11月6日)
下一条:王国英:浅论我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2012年10月29日)

   作者: 时间:2013-03-27 20:38:11 浏览次数:

[收藏 ][ 打印] [关闭] [顶部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