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学习平台

通知公告>>更多


精华推荐>>更多


-> 当前位置: 笃学首页 >> 学员天地 >> 正文

王 冰:优生优培 让一部分人先“动”起来(2012年4月20日)

在线学习了好几个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讲座,深刻体会到国家当前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结合2011年暑期在美研修期间所获启发,我深深地感觉到,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必得理念先行。美国高校在学校管理方方面面体现出的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法律框架下充分尊重学生权益的理念让我很震撼。美国的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认知能力、独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他们被鼓励去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充满梦想和活力,与他们相比,中国的大学生显得过于安静。钱学森之问震撼了中国的教育界,我们有着更为勤奋和聪明的学生,为什么创造力显得如此匮乏?我想,过久压抑的个性,长期接受灌输式的教育,以及当今社会扭曲的价值观对他们的影响,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好在中国教育界已经开始反思,中国的大学也在纷纷行动起来。我们的至善学院正是江南大学为此而开辟的试验田。如果说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么优生优培就让一部分人先动起来吧。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主动。UCDAVIS的荣誉项目的运行起始于1969年,距今已有42年历史,因此它已经沉淀下了属于它自己的优生优培理念,对荣誉项目的作用有着较为明确合理的定位:它为学生提供一个处于研究型大学中的一个小大学的经验,为UCDAVIS向优秀学生提供只有在名牌大学才能享受到的优质教学研究资源的小环境,从而为UCDAVIS吸引并留住优秀生源;它整合综合资源为校内的各学院培养优等生提供帮助和服务。经过多年的积累,荣誉项目已成为学院感谢与合作的对象,成为具有较强学习内动力学生向往的所在。它对学生有严格的考核要求,但同时也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学生是来,是走,还是留首先取决于其本人的意愿。它依靠其合理的计划安排,有效的教学和历练,即使在超高的淘汰率下,也保持着自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至善学院首先要做好自己,将培养目标明确化,培养计划清晰化,培养项目品牌化,培养效果显著化。而在准入机制中,要重视学生主动性,真正把有限的机会留给有强大内动力的优秀学生。
其次要让师生加强互动。UCDAVIS荣誉项目的淘汰率特别高,学生却鲜少出现心理问题或产生对荣誉项目的敌视,相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却因为在荣誉项目中参与研讨的经历与来自不同院系的导师、同学建立了联系,从而感到愉悦并感激该项目带给他们的帮助。为何会这样?荣誉项目主任沙克尔福德先生给出的答案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保证项目的实效性,让学生感觉真正从中受益。而保证实效性的重点是:保证小班教学,注重学生对研讨的参与度。在这里,小班教学的概念是少于20个人一个班。每门课程听课学生必须少于20人,而每门研讨班性质课程人数更必须少于15人,这样才能保证讨论互动环节学生能充分参与,才能保证教师对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能及时指导点评,才能保证学生能在此高效地参与学习研讨。为此,荣誉项目为学生开设了足够多的可选课程,每个项目一个学期所开设的4学分可选课程为10门,而研讨班性质课程则多达15门。因此,至善学院要进一步推进三维创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讨,减少每班上课人数,精讲多练,加强课堂互动和课后指导,让师生真正互动起来。另外,还应进一步发挥特聘导师的作用,加大导师对学生的考核权限,完善相关机制促进学生与导师的互动。
再者要让学生赶快行动。 实习是美国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此非常积极,原因有三:一是获得实习工资,二是获得学分,三是在成绩单上会备注相应的实习记录,即工作经历。最后一条对学生未来的就业非常有价值。而UCDAVIS有一个校级管理机构实习与职业中心,它面向所有注册入学的学生进行培训,它开办各类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职场知识,指导学生做好实习计划,参加各类招聘活动,并促使其加入到各类实习活动中去,它每年帮助5000-6000学生找到实习职位,其中大部分是校内岗位。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建校百年庆典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提到,当代大学生要将学习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脱离了实际的学习是空中楼阁,知识从实践中来,终究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现实需要。因此,至善的优生优培工作也不能光有理论教育,还要加强实践教育。要为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培养在群体中的领导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实践实习机会,如各种境内外交流机会、各类参赛机会、社会实践机会、校内工作岗位历练机会以及校外实习岗位体验机会等等。要与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创业学院等部门加强合作,要精心组织规划好两个针对不同培养目标的辅助培养计划未来大师培养计划和未来领袖培养计划的实践训练内容,让学生行动起来。
随后要让学生变得灵动。UCDAVIS历来支持本科生参加学术研究,本科生研究中心的使命就是使学校的这一立场付诸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该中心面向全体本科生。帮助学生获取各专业教授的研究计划信息,并鼓励学生积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课题,与教授取得进一步联系。学校为学生提供校内或校外及暑期的研究机会,除一般学生外,学校还特别为少数民族等学生提供必要的计划项目支持,与此同时,学校还提供大量小额度的经济资助,由学生自由申请。学校通过一份专门的报纸和年度科研大会的方式来展示和检阅本科生的研究成果。2011年,UCDAVIS举行了她的第22届本科生科研大会,这次科研大会由学生自由申报参加,大会要求学生写出论文摘要、作大会报告、设计并张贴课题海报。这不仅仅是考查学生的科研情况,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量。我校目前没有本科生研究中心,本科生的科研工作主要由教务处扎口。随着至善学院的成立,教务处将大部分的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倾斜给至善生参与,随着今年至善学院的第一批大创项目结题,至善独特的学科交叉平台孕育出一批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学科交叉合作项目,我们感到至善生在大创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受益匪浅,不但科研能力得到锻炼提升,思路也开阔不少,创新意识被激发,学生变得灵动起来。反观至善学院在这个过程中的功能,颇有点类似UCDAVIS的本科生研究中心,建议今后可否考虑,在教务处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由至善学院来搭建本科生科研交流活动的平台,进一步激发本科生的创造力,提高本科生科研活动水平。
最后要让学生懂得感动。 在UCDAVIS让我们感触很深的还有他们的校友文化,几乎在每一堂讲座上,各个部门都会提到与校友相关的工作;几乎在校园各个角落,都有校友捐赠的印记;几乎在各幢建筑物里,都会有杰出校友,或者对学校作出杰出贡献者的肖像。
UCDAVIS是公立高校,还能如此重视校友资源,更勿论私立高校。校友是高校宝贵的社会资源,不论就对高校社会影响力的提升还是经济的支持。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校友,通过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培养他们对母校的情感,就是在积攒高校未来的财富。对于这点,我们学校也十分重视,近几年社会资源工作取得不断的突破,为学校争取了许多的支持,至善学院也从中受益。不过,至善学院也正在培养着我们学校未来的财富,相信不久的未来,至善生中必定英才辈出。而此时我们不能忽视对至善生的感恩教育和校友情节培养,要让他们懂得现在所享受的资源的来之不易,要让他们明白学校在他们身上寄予的厚望,要让他们感念师长们为他们成才的付出,要让他们感谢母校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也要让他们感谢国家对他们的培养。因此,必须继续加强至善学院的党团建设,加强宣传工作,加强与社会资源处的合作,利用其中的有效载体和丰富资源,与至善生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感动。

上一条:杨 杰:服务师生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2011年10月20日)

   作者: 时间:2013-01-07 10:35:47 浏览次数:

[收藏 ][ 打印] [关闭] [顶部返回]